馬勒協會

Vienna 1900

一個時代、一所大學、與共生的文藝風潮

馬勒愛樂協會 第81次定期講座

時間 : 2020/07/18(週六) 14:00~17:00

地點 : 夜鶯講堂

費用 : NT$ 400

備註 : 現場繳費,不需事先報名

主講人 : 黃榮村


黃榮村 主講人

中國醫藥大學生醫所講座教授、台大心理學系名譽教授(馬勒協會特邀講師)...

Vienna 1900:一個時代、一所大學、與共生的文藝風潮

1. 提出「一個時代、一所大學、與共生的文藝風潮」主題,以該特例說明何為風生水起,人文薈萃繁花似錦絕非偶然。那個時代是Vienna 1900,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世紀末維也納(Fin-de-Siècle Vienna),以迄第一次世界大戰。

2. 這所大學是維也納大學,尤指醫學社群深究 「皮膚底下」(Under the Skin) 精神之第二維也納醫學院風潮,以及佛洛伊德的潛意識與情慾學說。當時的維也納大學是德語系國家與柏林大學齊名的大學,培育產生十幾位諾貝爾獎得主,尤以物理學著稱,如Ludwig Boltzmann, 與以後的Erwin Schrödinger。

3. 文藝風潮特指幾位畫家,亦即表現主義 (expressionism) 三位開創者克林姆、柯克西卡、與席勒,三位代表性人物離不開女人與自己,畫出佛洛伊德尚無法清楚說明的潛藏慾念,他們與維也納大學有諸多恩怨情結。

馬勒則在1897年出任維也納宮廷(國家)歌劇院指揮,與Vienna 1900關係密切,其最初的追隨者包括荀白克、貝爾格、魏本,三人創立了第二維也納樂派,馬勒(Gustav Mahler)則扮演與克林姆(Gustav Klimt)相似的帶領與辯護角色。如今,那個時代已一去不復返,這所大學輝煌不再,三位畫家則仍各領風騷如日中天。

本次演講亦將交代Vienna 1900幾位傑出人士的作品在納粹主政期間的下場,以及維也納大學在1918年一戰終結過後,奧匈帝國崩解,菁英潰散,二戰前後又遭受雙重斷裂 (double ruptures),短短六年間幾乎一蹶不振的過往。台灣在日治時期也有類似的文化啟蒙與一所大學:1921台灣文化協會、1927中央書局、1928台北帝國大學,但只能在困境中勉力發展,今日台灣與本國的一流大學大有進展,但仍應以維也納大學為鑑,做好文化啟蒙與永續發展的工作。

其他推薦活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