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勒協會

馬勒《第七號交響曲》

馬勒愛樂協會 第91次定期講座

「這是我最好的作品,有著全然歡愉的特質。」GMB2 336 _ Gustav Mahler
台灣馬勒愛樂協會開春第一場講座活動,邀請到國立嘉義大學音樂系 曾毓芬教授,為大家解說馬勒《第七號交響曲》。

時間 : 2022/02/19(週六) 14:00~17:00

地點 : 夜鶯講堂

費用 : NT$ 400

備註 : 現場報名繳費

主講人 : 曾毓芬


曾毓芬 教授

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博士(2008)、美國紐約大學(New York University)鋼琴演奏碩士(1993)、東吳大學音樂系(主修鋼琴/副修中提琴);博士論文為《賽德克族與太魯閣族的歌樂系統研究兼論其音樂即興的運作與思惟》;專長民族音樂學、歷史音樂學、音樂美學、鋼琴等;教授西洋音樂史、中國音樂史、台灣音樂史、傳統音樂概論、原住民音樂、音樂美學、分析與演奏、鋼琴。...

 

1905年初夏,馬勒預計完成第七號交響曲但卻毫無進展,垂頭喪氣的他登上歸家的小艇。然而,當船夫劃破湖面的第一個槳聲響起,他的靈感迸發而出,第一樂章導奏主題立時浮現──「自然在吼叫著」,他說。

Alma在回憶錄寫到,馬勒寫第七號是一氣呵成的,在1904年夏季中旬已計畫了“整體雛形”。馬勒在與Alma的書信中強調「藝術如生命」,他完全是靠著自發性來創作,如果他是「應該」或是「必須」去作曲,那他可能寫不出任何一個音。
他以第七號的創作為例:「我決意在1905年夏天前完成第七號,因為兩首夜曲已完成(於1904年夏)。整整兩週,我折磨自己到憂鬱,而後我逃到 Dolomites,又重複同樣的過程…,我終於放棄決定回家。….…. 當我登上小船,聽到船夫劃破湖面的第一個槳聲時,第一樂章的主題立時浮現,而接下來的四週之內,我寫完了全部的第一、第三和第五樂章!妳記得嗎?」(AME 451)

第七號交響曲雖呈現出與第二、第三、和第五交響曲相似的章法架構,在首尾兩個龐大樂章中,夾著三個規模較小、間奏曲般的樂章,但在風格特徵與情感表現上,卻和這三首大異其趣。整體來說,雖然居於五個樂章核心位置的詼諧曲樂章帶點怪誕、夢靨氣息,但全曲透露著的,是少見的天真樂觀與燦爛陽光。尤其在經歷中間三個可稱為「夜之聲」的中間樂章後,終樂章令人不可置信的C大調號角音型響起,彷若第一道朝陽破曉而出,陽光燦爛,夜晚過去。

 

※現場報名繳費,更多資訊請見馬勒愛樂協會臉書專頁

其他推薦活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