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敘馬勒的心扉
羅文秀
台灣師大音樂系畢業,美國德州農工大學(TAMU-C)音樂碩士學位。有十多年任教有關古典音樂欣賞的經驗,評價甚高。也擔任音樂會導聆,於各地文化中心參與演出。具豐富音樂賞析傳授經驗,擅長剖析樂曲與探討其精神內涵,讓聽者得到心靈感動與美的體驗。講題多元親和,不僅聆賞,還融入藝術創作思維邏輯分析,將藝術轉化成實用的創意思源。...
馬勒<第5號交響曲>不同於前面幾首加入人聲的交響曲,少了標題指涉性,創作上回歸至最單純的器樂。對一位指揮家而言,器樂正是他熟知的語言,如魚得水的盡情開展,要烏雲罩頂的對抗死亡、悲憤痛苦的哀歌、然後充滿生命力的積極讚美,為心靈為愛情,最終為生命而狂呼的澎湃,就如同貝多芬的精神「衝破黑暗迎向光明」的概念延伸。單純的文字敘述實不足以完全表達出馬勒的心思,挖掘音符中被作曲家刻意安排的主題,細膩巧妙的穿梭聲部,幻化無窮的旋律化身,還有衝突對抗或崩壞瓦解....,加上整體的聯結、晉升至無以明狀的境界,這些縱貫連橫的音樂細節是否被遺漏了呢?隨著時間、年紀及思考的改變,重新再讀馬五,或許多了鞭僻入裡的想法,直搗其心靈世界的探索。讓我們再來回顧一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