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USIC
夜鶯百科 賞樂之路該如何精益求精?在此您可找到理解音樂的各種方式,無論是講座實況、線上導聆、存活指南或達人評論,只要登入會員,就如走進寶山,絕不讓您空手而歸。
PEDIA
夜鶯百科 賞樂之路該如何精益求精?在此您可找到理解音樂的各種方式,無論是講座實況、線上導聆、存活指南或達人評論,只要登入會員,就如走進寶山,絕不讓您空手而歸。
查詢結果:第1/2頁 共13筆
悲嘆之歌 Das klagende Lied
【 清唱劇/神劇 】 Mahler, Gustav | 馬勒
《悲嘆之歌》(Das klagende Lied)是馬勒最早期的作品之一,故事來源於格林童話與日耳曼民間傳說,此曲編制龐大、體例特殊,介於敘事詩清唱劇與歌劇之間,手法前衛,不容易有上演的機會,但仍充滿馬勒獨特的語彙與魅力。
大地之歌 Das Lied von der Erde
【 管弦樂曲 】 Mahler, Gustav | 馬勒
1907年,馬勒辭去維也納歌劇院總監職務,大女兒瑪麗亞因猩紅熱而夭折,自己也被確診嚴重的心臟瓣膜疾病。這三大打擊使得馬勒陷入極大低潮,被迫改變生活方式,隔年隨之而來的創作便是《大地之歌》。
歌曲集《少年的魔法號角》 Lieder aus "Des Knaben Wunderhorn"
【 藝術歌曲 】 Mahler, Gustav | 馬勒
原詩是德國作家布倫塔諾(Clemens Brentano)和阿爾尼姆(Achim von Arnim)在1805與1808年出版的兩卷德語無名氏民間詩歌,內容有關愛、流浪者、士兵、童謠,全都是德語世界集體文化記憶的產物,在德國十九世紀的浪漫派思潮中提供很大的啟發與素材。馬勒從中抽取十二首詩歌譜成管弦樂伴奏的藝術歌曲,並以《少年魔號》為名。
第一號交響曲 Symphony No. 1
【 交響曲 】 Mahler, Gustav | 馬勒
創作於1887-1888年,當時馬勒是個尚在起步的青年指揮家,在萊比錫歌劇院擔任第二指揮。一般認為是最適合入門的馬勒交響曲,但馬勒獨特的個人風格在這首作品中已經展露無遺,也很少有作曲家的第一號交響曲這麼成熟。
第二號交響曲《復活》 Symphony No. 2
【 交響曲 】 Mahler, Gustav | 馬勒
馬勒的第二號交響曲創作於1888-1894年之間,首演於1895年。這首編制非常龐大的作品,算得上馬勒所有交響曲中在他生前最受歡迎的曲目之一。以葬禮開始,反覆的疑問與敘述,信心的喪失與再生、上帝的愛、追尋永恆生活。這也是馬勒對生死對信仰貫穿一生的觀點。
第三號交響曲 Symphony No. 3
【 交響曲 】 Mahler, Gustav | 馬勒
從這首交響曲開始馬勒有著固定的創作模式:分兩年完成一首交響曲,1895年夏構思這首交響曲的第二至第六樂章,1896年夏完成第一樂章,主要在奧地利湖區阿藤湖的Steinbach湖畔小屋。有一年馬勒帶華爾特來這裡散步,對著第一次來不免四處張望的華爾特說:「…你不用張望了,這些風景都被我用掉了,寫成音樂了」。
第四號交響曲 Symphony No. 4
【 交響曲 】 Mahler, Gustav | 馬勒
作於1899-1900年之間,但最雛型可以上溯到1892年。本曲也可算是馬勒根據《少年魔號》詩集的衍生創作之一,因為第四樂章使用了《在天國的生活》一詩,譜成給女高音與管弦樂團的作品作為終曲。
第五號交響曲 Symphony No. 5
【 交響曲 】 Mahler, Gustav | 馬勒
1901年初才操勞過度與死神擦身而過,年底馬勒就與維也納第一美女兼第一才女訂婚:這真是造化弄人!還沒找到真愛以前寫了第五號交響曲的前三個樂章,新婚燕爾的暑假寫了後兩個樂章,也徹底改變了這首曲子,成為前後風格迥異(有人稱為「精神分裂」)的交響傑作。前兩個樂章的悲憤控訴前無古人,後兩個樂章的一廂情願也後無來者。從未有交響曲如此貼近作曲家的個人經驗,百年之後還顯得如此真實。
第六號交響曲 Symphony No. 6
【 交響曲 】 Mahler, Gustav | 馬勒
四樂章的第六交響曲,作於1903-1904年,在1906年由馬勒親自指揮首演。在首演的節目單上,本曲有一個副標「悲劇」。然而創作的過程中,卻是馬勒自覺人生最幸福的階段,構成了令人好奇的對比。
第七號交響曲 Symphony No. 7
【 交響曲 】 Mahler, Gustav | 馬勒
這是一個非典型的馬勒交響曲,關於英雄、命運、救贖、生死的掙扎都不是其中的主題,反而充滿一種奇幻瑰麗的多彩。